來源:江蘇測繪基準與海洋技術中心
時間:2023/4/21 14:24:52
“標桿學堂”是江蘇測繪基準與海洋技術中心黨支部“立標桿”特色建設的一塊陣地,是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的一項工作機制,。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的要培養(yǎng)有理想,、敢擔當、能吃苦,、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要求,,江蘇測繪基準與海洋技術中心黨支部把“標桿學堂”建設成為人才培養(yǎng)的舞臺。
4月12日,,2023年第一期“標桿學堂”主題為“近海水下地理信息獲取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”,,圍繞2022年實施的《江蘇近海水下地理信息獲取試點項目》中相關生產實踐及關鍵技術研究,從技術總結,、科技創(chuàng)新等多個角度開展交流,。陳皓以《水下地形測量中垂直基準轉換研究和驗潮方式研究》為題,通過短期驗潮數(shù)據(jù)所推算理論85值驗證江蘇省陸海統(tǒng)一模型的精度和適用性,,探討驗潮模式與無驗潮模式在水下地理信息數(shù)據(jù)獲取的可行性與適用性,;劉陽以《不同GNSS定位方式在水下地形測量中的應用和研究》為題,結合RTK,、PPK,、PPP三種GNSS定位方式的優(yōu)缺點,,在實驗區(qū)內開展水下地形測量的精度驗證,通過平面,、高程定量分析不同定位技術的適用范圍,;姚凱以《近海多源DEM數(shù)據(jù)融合技術研究》為題,從理論層面介紹了現(xiàn)有DEM融合方法,,探索了適用于地形較為平緩海域的多源數(shù)據(jù)的融合方法,;孫偉紅以《近海水下地形測量中DLG制作流程的探索與研究》為題,從傳統(tǒng)DLG的制作與水下DLG制作的差異入手,,探討了在近海水下地形測量中DLG制作的難點,,總結了科學合理的制作流程,為后期水下DLG制作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方法,。
以后每一期的內容圍繞設定主題展開,,每月的第三周通過“線上線下”相結合的方式進行。
